农民工调查:最后考虑的才是社会保险
2013-06-28 09:24 点击量:2759 来源:未知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其中一项称“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对于农民工自身来说,参与社会保险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从中能看到与其切身相关的哪些具体利益?如果得不到社保支持又有着何种态度?笔者就这些疑问采访了在京几位不同行业的打工者。
“没稳定工作,谁考虑保险的事儿”
来自河北的小李,工作的场所就是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选好了地点,她就将背着个大包随手靠在临近的大树旁边,里面是一摞一摞的私营医院做广告的宣传纸巾包,每天上街发给路人,带一瓶水,一站就是一天。广告宣传品规定发出的量特别大,街上的行人又大多拒绝这类发传单的行为,所以每天都在不停地伸手传递,才能勉强完成任务。
有时候,前一秒递出去,后一秒马上被人当面扔在地上,也会生出一丝被嫌弃和忽视的感觉。炎炎夏日已经干了一个多月了,非常辛苦。虽然是清早,她已经有些面带倦容,不太高兴地说:“发传单的这活是老乡给介绍的,干了几份都是这样的,特短,又不稳定,能干多久算多久吧。”
当笔者问起她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她无奈地说:“活都是临时的,连合同都没怎么正规签过,工资也很少,哪还有什么社保。”初中毕业的她,来北京已经好几年了,从事的工作没有一样持续超过一年的,挑挑换换,又苦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找到类似发传单、餐饮小店服务员之类的工作。雇主和她双方商定先试用的情况下,都会很有“默契”地不去谈社会保险的事,“都觉得是个麻烦事儿吧,我们这样的可能都干不长久,工资就只有2000元一个月,社保就不要想了。我自己也没管,不交就不交了呗。”手中的一摞纸巾包终于尽数发完,她从包里又取出一摞,顿了顿说:“其实我也想有个保险,但是不稳定下来,咋考虑保险的事儿?”
“比起保险,我觉得还是工资实惠”
像小李这样的不在少数。“我们好像交了‘三险’吧,不过都是哪些,我不清楚。”笔者见到小杨师傅的时候,他正在劲松地铁口不远处的小铁皮房里,一边熟练地装鸡蛋,盛粥,一边说。他是铁岭人,在北京一家连锁的早餐流动点卖早餐已经一年半了。
“其实这些都是怎么弄的,我都不在乎。医疗保险什么的,你说交它有什么意思,我身体可棒着呢!没怎么生过病。”小伙子说着得意地拍拍健壮的胳膊。小杨透露,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老板为自己缴纳社保的任何情况,交多少,交了多久,甚至连缴纳的是哪几项他都说不出。“比起那些保险,还是工资更实惠。我一个月就挣2000多元,都不够花。”当笔者问起他如果换工作了,对社保有什么打算,小杨回答:“不知道,看情况吧,要么自己交了,要么就不管了,无所谓。”
像小李和小杨这样从事服务、餐饮和批发零售行业的农民工大多工作相对不稳定,时常更换,有些甚至都没有与雇主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对他们来说就更加遥不可及了。在工资低,基本维持在温饱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社会保险成了最后要考虑的问题。
“交了养老保险,心里就踏实了”
正值中午最热的时候,电力抢修工孟师傅和其他工友在午饭过后坐在马路边的树下享受片刻的闲暇。孟师傅是河北唐山人,在北京务工已经有十多年了。其他亲人都在河北老家。
由于电力抢修工工种的专业性,孟师傅对于生计还是很有信心:“我们这个工种还是比较专业的,没技能干不了,竞争不大。”然而他却不愿意与同一家公司签订长期的劳动雇佣合同,“以前也干过长期的。现在我都打临工。我们的活儿挺好找的。但是长期挣得不如打临工多,时间也限制得严,没自由。”
说起社会保险,孟师傅一副颇为满意的表情:“一直交养老保险呢,我在老家交。”问起其他“四险”,孟师傅答道:“这几个都没有怎么交过。现在打工赶上有些公司偶尔给你买个工伤险,剩下就没有了。”说到这里,他有些困惑,反而问起笔者医疗保险到底都能有啥作用。“我觉得也没啥啊,小病什么的就自己掏了。养老认真交着呢,心里踏实点儿。”
对于为什么没有考虑其他几项保险的问题,孟师傅也有他自己的顾虑和无奈:“也不是咱不想,主要就挣那点儿钱,还要给家里寄大半,还有租房吃饭的。以前干长期工的时候公司是给交一半,让自己掏一半,交不交自愿。实在舍不得,也觉得划不来。”
笔者调查发现,像孟师傅这种不愿意缴纳其他社会保险,宁愿打临工也不愿意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打工者很多。对此孟师傅们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想用更多能挣到手的钱来养家糊口,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与其拿出本来就不充裕的收入中数目不小的一部分来支付预防性质的保障费用,倒不如获得更实际更快捷的眼前利益,这是现今很多农民工的普遍心态。因为农民工并不十分清楚社会保险的具体作用,以及迫于生活费用的压力,所以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像孟师傅一样,选择不参与或者少参与社会保险,而不要求享受和维护自己相应的长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