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放大“农村本科生就业最难”的痛感
2013-12-31 09:43 点击量:5867 来源:工人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发布《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我国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失业率高达30.5%。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2%)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81.2%)。
很多人不禁涌现出一种隐忧:在学历、性别、外貌之外,难道家庭出身,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当大学生寻求就业,普遍依赖家庭关系、社会关系“荫蔽”时,谁还会追求学识和能力?
不过,在笔者看来,不必放大“农村本科生就业最难”的痛感与不公。从现实看,家庭的城乡背景,对城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一份调查显示,农村毕业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虽然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进而导致缺乏实践成为农村学生就业的最大问题。但是,农村学生的毕业选择更倾向于“先谋生,在发展中寻找机会”,城市学生倾向于“继续求学深造”;农村学生就业倾向较为稳定的岗位,而城市学生更倾向三资企业。
由此,城乡大学生就业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农村大学生就业,可能会面临就业资源不足、竞争能力不强,就业环境不佳、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但是,农村大学生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他们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较强,做事踏实认真。如果他们不挑不捡,基本都能就业。反观一些城市大学生,就业时“个性十足”,眼高手低,甚至非北上广、国企、机关不考虑。在某些时候,谁最难就业还真不好说。为什么一些“富二代”在就业竞争中成为失败者而只能“啃老”呢?
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家庭出身等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现在多数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是不会唯家庭出身是瞻的,绝大多数看重的还是对方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要说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恐怕只存在于体制内就业——能否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这方面的“拼爹”新闻我们早已见怪不怪,往往关乎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特权通吃,诸如搞“近亲繁殖”、“官位世袭”、“萝卜招聘”、“瓜分职位”、排挤他人等等。即使能如此“拼爹”的城市毕业生,毕竟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城市毕业生仍需像农村毕业生一样,依靠个人能力争取就业机会。
所以,还是不要放大“农村本科生就业最难”的痛感与不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