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合伙人”放弃高薪种蘑菇
2013-09-03 10:56 点击量:1384 来源: 四川日报
8月25日下午,乐山市五通桥区乐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蘑菇采摘完毕,菌香弥漫棚内。一位年轻小伙子指点着工人们将最后几筐蘑菇放入冷冻库时,另两名小伙则分头检查大棚蘑菇生长情况。
这三名青年分别是黎明、王强、聂勇,来自不同地方,毕业于不同院校,却有着相似经历:此前都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三年前相继辞去20多万元年薪的工作,到五通桥区冠英镇当农民,种蘑菇。
三人行 实践现代农业
黎明家在五通桥,他发现:“农村80、90后的年轻人基本不愿意搞农业,更不懂农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大,要求也会更高。”他萌发了创业念头——种蘑菇。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他请来福建食用菌专家,废寝忘食地学习种植技术。
初期,黎明将实践重心放在将传统食用菌种植与工厂化栽培相结合上。这一套独特的现代食用菌生产模式很快见效:既降低了栽培成本,又补上了传统食用菌种植的季节性和产量、品质不可控的“短板”。
随后,怀揣“必须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的理念,精通财务的王强和擅长运营的聂勇加入了黎明的创业团队。2011年,针对传统平菇口感相对绵软、味道不够香浓的特点,三人研发出集嫩、脆、香于一体的新品种“脆香菇”。“普通平菇卖2元一斤,这个长得和平菇差不多的蘑菇凭什么要卖5元?”黎明说,“半个月后市场就接受了,经常送货车还没停稳,商贩就围着车催着称货。”脆香菇种植已从最初的1个大棚发展到目前的18个大棚。
搞试验 开启三条循环链
2012年,乐山市五通桥区乐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投入120万元,建成现代食用菌生产基地20余亩,年生产各类菌袋100余万袋,2012年实现了销售额350万元。
刚刚形成的一份《循环生态农业项目计划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黎明介绍说,承包的几片山地,成了循环农业的试验地——食用菌废料用来养殖牛羊和生态鸡,也种植有机蔬菜。
89名社员除年终分红外,还不定期在基地打工,每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当记者问到3名骨干社员的收入时,他们说:“比在企业时更多。”聂勇说:“目前吸收的年轻社员已占到十分之一,合作社成立了团支部,争取让更多年轻人投入到现代农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