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汉子”的创业梦 为小伙伴们做“职业定位”
2013-11-14 11:25 点击量:1171 来源:南京日报
新一轮就业季来临,就在大学生们忙着投简历和面试的时候,90后“女汉子”王静却从中嗅到商机,创办了南京绿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400份大学生问卷调查让她“听到”创业的召唤
走进王静位于鼓楼区紫金智梦园的公司,记者注意到,办公桌上摆放着多种绿色小盆栽,一如公司名称“绿莲”,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感觉。
与“绿莲”之名相映成趣的是,1990年出生的王静被小伙伴们称为“女汉子”。去年王静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大三时,学院创业园征集项目入驻,她的“一苇渡职业规划”创业计划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最终夭折,王静创业的念头按下“暂停键”。大四时,她到南京“321”企业——易时代公司实习,“经历了初创企业的从无到有,感觉很有成就感”。
“你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是否满意?”“你希望能得到什么样的就业指导?”“如果有专业的就业服务平台,你是否愿意关注它?”……今年9月,王静精心设计了10个问题,在三所高校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的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不是很满意,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更加难。王静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看过一组数据,2010年全国妇联曾发布《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她的创业梦被再次唤醒。当月,她自筹资金注册公司,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创业伙伴几乎是清一色“娘子军”
王静的创业“小伙伴”几乎清一色“娘子军”,6个人的创业团队,有5个是女生。
“我是在校园咨询活动中被王静吸引过来的,大伙都叫我‘原子弹’。”团队成员张继元告诉记者,王静组织企业老总、人力资源经理,走进校园开展就业服务咨询活动。10月的一天,他们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大四学生张继元围着专家问个不停:考研还是考公务员比较好?如果考公务员的话,是报名国考还是省考?“我们班60多个同学,除了十几个考研的,大家对未来都比较迷茫,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张继元说,正是这一点,让她看好王静的创业项目,并最终加盟进来,“公司提供个性化的就业辅导,市场潜力很大。”
团队成员张亚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四女生,典型的学霸。“大学期间我盲目考证,江苏、全国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商务英语中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总共考了六七本证书,年年都拿奖学金,但还是不知道今后该干什么。”张亚萍说,在今年9月国展中心举行的招聘会上,她投了四五家企业,简历都是中英文两个版本。结果,遇到王静的公司只交流了半个小时就一锤定音,“职业导师分析说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可以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番分析说到了我的心里,我一点也没犹豫就决定加盟创业,之前我根本想不到会是这样的选择。”
想把“就业服务大篷车”开进校园
有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王静准备大展拳脚了。她正在策划“就业服务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打算邀请企业老总、人力资源经理到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政策咨询、就业规划指导、实习岗位咨询、简历当面修改等服务。“初步设想是,利用周末半天时间,为每个老总和人力资源经理单独设置一个教室,大学生可以拿着自己的简历请他们点评、指导。”
王静还透露,12月份公司网站——1.0版的智能化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上线,通过会员制形式,在线上为女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希望这个网站为女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本报记者 陈曦 肖姗
【延伸阅读】
前三季度2313名大学生在宁创业
超过去年全年总数
根据市人社部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为有创业意向的6072名青年大学生发放《创业证》,其中在校大学生2772名,在宁创业大学生2313人,超过去年全年的大学生创业人数(2083人)。
1—9月,全市受理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53笔,贷款总额442万元,为39名创业大学生办理贷款贴息17.4万元。在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共遴选出优秀创业项目68个,资助总金额1190万元。其中,获得50万元资助资金项目7个,获20万元项目14个,获15万元项目18个,获10万元项目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