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兼职”伤本职
2013-09-12 10:10 点击量:1242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A教授和B教授都有点烦。
A教授突然觉得自己的名片变小了,在有限的空间里,把身份和职务全部印上去,显得有些局促。转念一想,其实不是名片小了,而是身份多了,先不说主业,仅是各种兼职与客座,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就不下六七个。
B教授的烦心事是时间不够用,除了要完成本已不轻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还需要时常做“空中飞人”,为自己担任兼职教授的几所学校奔波。一周下来,没有休息时间不说,还时常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与A教授和B教授有类似感受的学者,不在少数。一句话,都是兼职太多闹的。环顾当下,学术兼职似乎早就成了平常事儿,浏览某些学术机构或高校的网站,时常可见某教授或知名人士被聘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的消息,尤其是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往往需要大量的智力融合,资源共享,学者之间交流、互聘就成了再寻常不过的做法。
要说,知名的教授能够将自己的学识、经验、资源共享给其他兄弟学校、院所,帮助其他薄弱学校或者学科发展,是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儿,而且多年前,鲁迅、李四光等人都曾兼职担任多所学校的讲师,让许多学校的学生受益良多。但,凡事皆有度,尺度之内的兼职无妨,但注了水,名不副实的兼职就不应提倡了。尤其是学者兼职仅为“稻粱谋”,因利益驱动而沦为“游商”,失了知识分子的风骨不说,也损伤了学风、教风。
早在2010年,数学大师丘成桐就曾对国内教授兼职过多的现象提出过批评,认为其已成“公害”,直言过多的兼职必然使教授分心,使其难以集中精力搞学术研究,最终导致中国学术水平整体下降。未想,大师的忧虑和提醒未能力挽狂澜,反而兼职风越刮越盛。不久前,有人算了两笔账,一是将某某教授一年内兼职受聘的岗位换算成在职时间累加,一年怕是要超过27个月,还有一笔账,将各大高校、院所担任兼职的院士数量累加,将超过两院院士的总数几倍不止。
个中原因何在?利益驱动首当其冲。这里面所说的利益,往小了说,是学者本人所收的兼职和客座的酬劳,往大了说,是在不同学校兼职期间所申报课题的课题费用,再往大了说,还有一个大的灰色利益链条。地方高校没有实力引进太高端的人才,但为了装点门面,也为了便于申报博士点、申请课题和经费,就多方引入外脑,聘请客座和兼职教授;对于学者本人来说,多处受聘,虽然累点儿,但既能提高个人知名度,又能多得几分收入,何乐而不为。还有的大学索性将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的名头随意送人,进行某种权学、钱学交易。教授事小、利益互换,获得某种资源事大。
监管体制不力也是原因所在。“教授”,传道授业解惑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个与学知、学术相关的身份,个中包含了多少的尊重、敬仰和敬畏,可现在,不少高校在聘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时,完全不经过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审议,仅通过校、院办公会通过即可,让这个充满学术分量的身份变得与学术无关,玷污了“教授”二字的高洁,也损害了学术制度的严肃。
日益浮躁的学风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惜,环顾当今高校,“皓首穷经冷板凳”已经越来越鲜见,急功近利渴望“一举成名”的倒是越来越多。浮躁之风如病毒般肆意泛滥,侵蚀着知识分子的品行,污染着高校的空气。
莫让“兼职”伤本职。呼唤学风重回风清气正,不妨从学者减少兼职开始!